•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华州法院 >正文

华州区法院:法护绿水青山 “枫桥”和润万家

时间:2025-09-19 15:29 来源:环境热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司法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基层,感受司法温度。新时代“枫桥经验”如何落地生根?9月18日《环境热线》法治特别节目——法护绿水青山  “枫桥” 和润万家,与听众、网友走进华州区人民法院,对话华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党娟莉、高塘人民法庭庭长张勇平,一起感受司法守护美好生活的担当与力量。

1

第一篇:环境资源审判的“华州实践”

华州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起步

华州区人民法院的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始于2021年,组建了两个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团队,实现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专业化审理。2023年4月,正式成立了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点,标志着“三审合一”的归口审理模式全面落地,这是华州区人民法院专业化建设的一个关键里程碑。

2

设立司法保护和教育基地

在秦岭矿区生态植被修复工作成效明显的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了“秦岭生态修复司法保护基地”。在环境资源利用保护方面工作突出和专业技术人员密集的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环境保护司法教育基地”,打造集案件审判、环保教育、法治宣传于一体的生态司法保护平台,让司法审判、生态修复和法治教育实现了无缝衔接。

同时,专门聘请了来自企业、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担任咨询专家、技术调查员甚至人民陪审员,为公正裁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3

判决之后,如何确保执行到位、修复有效?

首先,尝试建立“专业化监督+社会化参与”的模式。比如,引入第三方专业的环保机构,对修复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技术指导;邀请案件发生地的居民、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作为社会监督员,见证污染被治理、生态被修复,确保修复工作不走过场、确有实效。 

其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金管理制度。将被告支付的赔偿金、生态修复费用等纳入专项基金统一管理,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确保每一分钱都专款专用,切实花在生态修复这个“刀刃”上。

4

第二篇: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高塘样本”

“枫桥式人民法庭”

“枫桥式人民法庭”源于著名的“枫桥经验”,其核心内涵就是 “发动和依靠群众,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对法庭而言,就是要立足基层,贴近群众,把调解工作做在前头,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司法为民在基层最生动的体现。

5

高塘法庭的特色工作法

高塘人民法庭坐落于渭华起义发生地--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法庭传承渭华起义蕴含的革命精神力量,努力将红色信仰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实践。在日常工作中,高塘人民法庭特别注重“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高塘法庭,用红色基因滋养干警的为民初心。

6

参与基层治理

一是构建“法庭+派出所+N”的联动调解工作机制,针对疑难复杂纠纷,多方力量协同作战。

二是做实指导调解,联合辖区司法所聚焦农村高发的案件类型,通过典型案例解读、法律法规解析等方式,就裁判规则、调解技能对“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进行集中培训,助力调解质效不断提升。

三是编写《诉情简报》,为镇党委政府提供矛盾纠纷预警和治理建议。

7

“筛网式调解”模式

“筛网式调解”模式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特邀调解员诉前调,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化解小矛盾。第二层:法官助理庭前调。第三层:法官庭后联合调。三年来,高塘人民法庭调撤率高达78%,实现了“零发改、零信访、零投诉”。

8

下一步,华州区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前端化解”工作,巩固拓展“两链三滤三降 构建‘华无讼’治理格局”、“法庭+派出所+N”等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成果,健全完善环资审判“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模式,做深做实“枫桥经验基层实践”、“法治护航绿水青山”等主题普法活动,推动基层治理与生态司法深度融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华州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编辑:王倩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