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华州新闻 >正文

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让“新居民”乐享“新生活”——华州区“双飞”治理“三个三”模式的探索实践

时间:2023-11-27 09:43 作者: 记者 刘虹 通讯员 刘超峰 郑学锋 来源:渭南日报

近年来,华州区委、区政府整合资源,狠抓易地移民安置点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带动就业、精神文明等惠民工作建设,有效增强搬迁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往往形成了“户居、人地”分离现象,出于管理服务的需要,华州区将其称之为“双飞”移民。针对这种新形态,如何破解管理服务的新困局,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华州区,破解这一难题显得尤为重要,也更为迫切。

华州区山、川、塬、滩等复杂的地貌特征和居住环境,形成了金堆镇金新社区等5个镇内跨村,甚至跨镇的移民搬迁。尤其是新民社区的1169户移民,来自全区10个镇。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长远目标,华州区融入先进地区“双飞”治理的创新实践,摸索出一条具有华州特色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个三”治理模式,进而推动全区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位于高塘镇占地1000亩的渭华产业示范园

“模式”创新“风筝”飞走线不断

华州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乔建坦言:“搬迁群众就像放飞的风筝,存在着户居分离、人地分离、生产和生活分离三大状况,如果没有一整套科学而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治理机制,无形中就会影响‘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实现。为此,华州区按照原籍与驻地统筹协调、生产与生活统筹协调、服务与管理统筹协调的管理三原则,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摸索出一条具有华州特色的‘双飞’治理新路子。”

村社联管“无缝隙”。姜建昌是金堆镇派驻新民社区的联络员,他告诉记者:“金堆镇远在60公里以外的秦岭深山,全镇搬迁到新民社区的就有近300户,单就防返贫监测这项工作,为了不让群众两头跑,我就在小区入户调查,及时上报监测数据,既方便群众,又不误工作。”

基于新民社区有来自华州区10个镇的搬迁移民的实际情况,华州区在该社区成立了以所在地杏林镇为主导的党群服务中心,吸纳各镇派驻一名管理联络员负责本镇移民的管理衔接,共同参与全面管理。按照党群服务中心负责物业、各镇联络员负责户籍事务的原则,由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居住小区的环境卫生、物业运营、治安稳定、文化娱乐等生活宜居事项,由管理联络员代表本镇负责移民与户籍相关联的土地、生产、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社保、养老等一系列生活民政事务。这种既分工又协作的管理方式杜绝了移民管理的缺位,为民、便民、利民,受到了户居分离、距离原籍较远搬迁群众的欢迎。

杏林镇毛绒玩具加工厂

大明镇杜湾行政村电热毯加工基地

村企联姻“增合力”。管理的契合带来发展的融合,会产生1+1大于2的治理效果。金堆镇的东西坪村,地处海拔1300米的秦岭腹地,空气清新,山泉滋养,是个发展“高山果蔬”的好地方。2019年前后,政府扶持建起35个“温室棚”,红极一时。后来由于缺乏管理和销路,濒临倒闭,金堆镇金新社区党支部书记唐保娃、副书记张多武都是建筑队队长出身,不仅懂管理、会经营,而且人脉广、能营销,就是没土地、少舞台。

正所谓“瞌睡寻枕头”,在金堆镇政府撮合下,金新社区承包了东西坪村的产业园区,种植了35棚的高山西红柿,由于管理技术跟得上,亩产达到6000斤左右,加上品质好,产销两旺,一炮走红。2022年,收入就达30余万元。同时,这个园区几乎吸纳了东西坪村的所有留守劳动力,年务工收入人均6000元以上。

渭华产业示范园的樱桃

与此同时,大明镇杜湾行政村电热毯加工基地租用的明惠搬迁社区生产厂房,不仅为社区带来固定的租金收益,而且解决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高塘镇占地1000亩的市级渭华产业示范园,采取“村集体+公司+脱贫户”的运营模式,使该镇23个村集体和贫困户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同时,吸纳辖区劳动力每年获得劳务收入8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果品种植面积3000余亩。

目前,华州区“双飞”地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参与的村企综合体已经有8个,实施产业项目13个,有力推动了强村富民步伐。

村村联营“创市场”。仅凭一两户,甚至一个村的单打独斗,规模小、产能少、成本高,而且难以打开市场。为此,华州区着力于挖掘潜力、报团取暖,“众人划桨开大船”。

华州区乡村振兴相关部门和各镇(办)积极出台政策,制定举措,打破镇域、村域限制,积极构建支部“领”、合作社“带”、群众“参”、政策“扶”、产业“脱”的“五合一”工作机制,成立蔬菜、水果、花椒、粮食、草莓等5家特色优势产业联合社,初步形成高效果蔬、工贸服务加工、乡村旅游、特色干鲜果、土特山货五大产业发展态势,建立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发展模式。大明镇、高塘镇等塬上片区的42个村发挥花椒优生区的优势,以大明镇薛马村、下李村和高塘镇铁里村、胡磊村4个花椒示范村为龙头,联村共建花椒产业生产基地6500亩,打造了“华州花椒”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年产值达到2.6亿元以上。

杏林镇皮鞋厂

荷塘社区为评选出的社区道德模范颁奖

层级治理 纵向贯通全覆盖

搬迁群众有的镇内跨村,有的区内跨镇,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不让搬迁群众成为“没娘的孩子”无人管,又不至于无序管理“隔席抓蒸馍”。华州区委、区政府牵头抓总,统筹谋划,着力从决策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理清责任,夯实基础,各负其责,努力实现“双飞”治理的“无缝对接”。

区级统筹谋划把握“方向盘”。华州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华州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包联包抓责任制实施意见》《渭南市华州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双飞”治理提供了“总遵循”,指明了“风向标”,规划了“路线图”。构建“区级领导包镇、镇办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网格员包户”三级责任体系,坚持“周调度、月督导、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把“双飞”治理责任制落到实处。

镇级扎实实施确立“风向标”。各镇(办)通过创新实践总结出党建引领,筑牢“双飞”治理“桥头堡”,建立“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友邻互助”工作体系,筑牢“双飞”治理的红色阵地;群团助推,织密“双飞”治理“一张网”,以“法律九进”为抓手,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完善和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双飞”村(社区)公共服务工作室7个;全员参与,连起“双飞”治理“同心链”,秉承“党建+村民自治”工作理念,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实施路径,将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和群众参与有机统一起来,激活乡村“双飞”治理与发展的活力。

村(社)因地制宜探索“新模式”。金新社区是由金堆镇大栗西、栗峪、栗西、西川等4个村搬迁而来,人多嘴杂,事难办,为此,社区积极探索议事协商新模式——“五联工作法”(阵地联享、队伍联建、议题联选、协商联合、机制联创),以辖区易地搬迁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失独家庭、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广泛征集群众的“微心愿”,推行“微认领”,让社区事务由原来的“社区管”变为“大家管”,实现了基层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管理大为改观。用社区监委会主任程金山的话说“社区居民听话了,日子过得顺畅了,环境卫生整洁了,幸福生活享乐了。”因此,社区党支部荣获“渭南市标准化示范党支部”殊荣。

事实上,华州区注重在“双飞”村(社区)党组织实施“红色引擎”引领组织振兴、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清零、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项行动夯实“双飞”治理的基础,着力创建标准化示范村(社区);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行“3773”议事协商工作法,组建36人的调解队伍,使搬迁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法治化、民主化的轨道。

金堆镇金新社区的乡亲们在议事长廊议事

载体搭台 横向服务暖民心

便民服务中心,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无论走进新民社区,还是荷塘社区、明惠社区、金新社区,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居住在搬迁小区处处都方便”。这便得益于“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去年7月,新民社区南区的王天明发了愁,儿子考上大学要转户口,自己在秦皇岛打工要补办身份证,按惯例得翻山越岭到60公里以外的金堆老家跑一趟,不巧的是进山路滑坡中断,当王天明把情况告知村干部杨峰时,杨峰回答:“这事不用你跑,到北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一下子就给你办了。”果然,王天明到了那里,不到半个小时,两件事都办妥了,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对于“双飞”移民的担心,华州区相关部门早就制定了方案,出台了解决良策:创新实施便民中心“三定、三统一、三优化”的“三个三”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环境。

杏林镇新民社区志愿者为老人献爱心

“三定”就是按照“定岗、定员、定职责”的要求,选派“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服务优”的工作人员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三统一”就是各级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标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工作流程;“三优化”就是优化建立“接诉即办、简事快办、急事急办、难事联办”办事机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优化建立“帮办代办”机制,无偿为基层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协调、代办、帮办等服务、优化建立“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工作机制,实现工作人员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大提升。

网格化管理中心,防返贫监测“无死角”。新民社区北区脱贫户唐萍子干活时造成腰椎骨折,不仅花了1万多元,而且干不了重活,金堆镇联络员兼网格员姜建昌在入户调查中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感这个脱贫户存在返贫风险,便立即把信息反馈给社区负责人,通过社区协调,给唐萍子安排了小区保洁工作,有了稳定收入后,该户的返贫风险有效消除。

立足“双飞”实际,华州区在防返贫监测工作中突出“精”“专”“全”特色,按照“实战实用、因地制宜、一员多用、专兼结合”思路,创新建立“双飞”网格化管理平台。“精”字当头,在“双飞”小区划定了23个三级网格,绘制网格结构图和平面图,织密网格化管理网络;“专”字领路,按照“一员多用、专兼结合”的思路,建立32名“一长两员”队伍;“全”字发力,扎实推行“月走访、季遍访、年慰问”、三单工作法、党员服务到家、年度考核等制度,打通服务“双飞”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双飞”治理文明家园。近年来,华州区在“双飞”地区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0个,实现阵地全覆盖。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16个360人,打造“德润华州”“万条家训进万家”“小手拉大手”“关苗行动”“渭华红声”“非遗工坊”“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文化品牌,推动先进文化润泽“双飞”乡村。

2023年1月31日,高塘镇荷塘社区举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庆新春活动”文艺汇演。本次汇演中,演员们通过歌舞、戏曲、快板、小品等节目赞美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宣讲扶贫知识,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父老乡亲纷纷聚拢在台前,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舞台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一边鼓掌,一边叫好。一路欢歌一路情,文化惠民暖人心,这样以搬迁小区为阵地的文艺汇演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精神食粮,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欢迎。

华州区“双飞”治理的创新举措不仅赢得乡里乡亲的赞誉,而且获得“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先进基层剧团”等国家级乡村治理诸多荣誉,展现了“双飞”治理的“华州实践”。


编辑:王倩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