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华州新闻 >正文

扶贫先扶志 立志奔小康 ——华州区瓜坡镇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时间:2019-07-29 16:39 作者: 记者 李玉红 来源:渭南日报

古语有云:“贫而懒惰乃真穷,贱而无志乃真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所谓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要贫困户彻底告别贫困,必须让他们树立坚决脱贫的志气。对贫困户不断加强思想引导、教育,破除以贫为荣的惰性思想,积极传播主动创收、主动致富的思想。所谓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贫困群众有脱贫愿望,自身能力水平却不足,则要积极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脱贫能力。以授人以渔的方式,积极促使贫困群众在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内生动力强起来,共同努力奔小康。只有“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为贫困群众建立“造血”细胞,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幸福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华州区瓜坡镇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发扬钉钉子精神,润物无声地感召,滴水穿石地坚持,以思想引领群众,凝聚人心力量,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积极性,通过勤劳奋斗脱贫致富。

瓜坡镇评优树模暨扶志扶智表彰大会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华州区瓜坡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精准扶贫,特别是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瓜坡镇党委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扶智扶志表彰大会,对全镇范围内的优秀模范脱贫之星、其他各项优秀代表120余人进行了表彰,辐射贫困户400余户。利用春节寒假期间,绝大多数家庭“明事理”“拿事”的人在家机会,对贫困群众宣讲各项扶贫政策,入户走访贫困户754户讲解政策,通过集会、村委会组织等方式发放政策宣传单3000余份。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挖掘先进典型,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进行脱贫攻坚政策解读、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传。瓜坡镇党委组织开展了两场次扶志扶智文艺宣传活动,分别在湾惠村及瓜坡镇街道通过灵活新颖的方式,鲜活生动的案例和务实接地气的手段,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近日,记者走进华州区瓜坡镇,见证脱贫攻坚中,激发内生动力、扶志扶智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脱贫路上现身说法

“我种植大棚蔬菜,第一年收入4万元,全家很高兴,经过不断学习技术,第二年两料收入4.7万元,人均纯收入1.1万元,通过种植大棚蔬菜,第一年就脱贫了。现在,我要把大棚搞得更好,增加经济收入,奔向小康。希望大家也来种大棚蔬菜,效益好见效快,7个月都能收入4万元多……”华州区瓜坡镇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典型代表经验交流会上,贫困户熊新科的声音铿锵有力。

年过花甲的熊新科,家住华州区瓜坡镇君沙行政村君朝二组,过去一直在秦岭电厂打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2017年,女儿患精神疾病,儿子考上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妻子也有病需要吃药。女儿的医疗费、儿子的学费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熊新科的头上,而他打工的收入维持生活都难。

华州区瓜坡镇君沙村党总支、拳心大白菜蔬菜合作社知道熊新科的遭遇后,为其联系信用社贷款3万元,先解决燃眉之急,再免费为其提供一棚蔬菜大棚让其种植,棚以及里面的水、电、种子、菜苗费用都由村上合作社出,熊新科只需要投时间、投人力。合作社定期邀请技术人员指导大棚种植技术,多数时间还要靠个人劳作和管理,熊新科虽然年长,但学习起来从不马虎,很快熟悉了大棚种植,栽苗、除草、浇水、拉蔓、调解大棚温度,他样样都做得很好,将大棚管理得井井有条。


熊新科在大棚中介绍普罗旺斯西红柿

除了各级帮扶和技术指导,熊新科靠着刻苦钻研,探索出了西红柿拉蔓再培育新技术。为了探索这项技术,熊新科大部分时间泡在自家的大棚地里,一棵一棵西红柿逐个做实验,观察结果,请教专家,最终经过几十次实验后,找到了技术操作要点和规范流程,往常种植一茬只能结5-6层果,经过创新落蔓技术后,一次种植就能结10~12层果,原本需要重新种植的普罗旺斯水果西红柿不用栽新苗就能结出二茬果。

熊新科说:“头一次我这个棚是8分来地,已经收入3万元了,把这个果子落好以后,蔓落下来以后重新长起来,再长成五层果,还能收入1万多元。”

这种新技术比老的种植技术节省了45天的重新种植时间,节省成本增加了种植户收入。现在,华州区瓜坡镇君朝村已经开始大规模普及熊新科的新技术,每亩可为群众增收1.5万元。

“种大棚菜一年就脱贫了,还清了3万元贷款,给老伴购买了4400元的人寿保险,家里装上了空调,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还买了中型压面机,豆浆机……”说起现在的生活,熊新科的幸福感爆棚。

从贫困户到创业致富之星

“2017年我被评为华州好人,当站在领奖台上时,心情非常激动,我因为自强不息才被评为华州好人的,通过领奖和颁奖大会上其他人的交流,对我鼓舞很大,从内心深处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不光要脱贫,我还要致富。”这是张石头第二次给贫困户交流经验和感受。

张石头是瓜坡镇姚郝村村民,老伴常年卧病在床,巨额的医疗费用使他不堪重负,仅靠着几亩地的收入,日子一度难以维持。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瓜坡镇领导多次和村级干部、帮扶部门沟通协调,2017年,为张石头办理贷款,多方筹措资金,买了两头奶牛,干起了奶牛养殖。

张石头精心喂牛

割草,铡草,喂牛,混合饲料,打扫牛圈,给牛饮水……这些活他每天干得很起劲,自从养了牛,日子有了盼头,张石头整个人都精神了。

“开始养的是奶牛,两头奶牛一天产奶最多的时候能产四五十公斤,拉到奶站卖,一天能收入100元左右,少了一天也能赚个六七十元。一个月下来,最少能落2000多元,我第一年就脱了贫。”张石头给大伙算着账,“现在养了5头秦川肉牛,比养奶牛省力且收益高,一头牛就是1万多元,不光我要脱贫致富,也要带动乡亲一块脱贫致富。今年,我鼓励李文学养牛,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贷款4万元,买了3头牛,今年牛一卖就脱贫了,干劲十足啊。”

张石头3年获得的3个荣誉证书

是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华州好人、脱贫之星、产业致富之星”三年三个荣誉,张石头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荣誉证书给记者看,他的脸上满是自豪。

三年来,他在瓜坡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从贫困户到脱贫之星再到产业致富之星,张石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其他的贫困户树立了个标杆,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资金国家给贷,没有技术政府给请专家教,牛打的疫苗也是免费发的,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只需要干就行了,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一定要树立起脱贫的志气,走向致富的道路。”

当每天第一缕阳光洒下时,山坡上总能看到一个长长的身影,身后牵着一头牛。从此,张石头便开始了他新的一天……

发展产业拔“穷根”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

在瓜坡镇君沙村,这里人祖祖辈辈都种菜,只是以前是露地菜,效益低。2009年,华州区君朝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成立,经过几番考察,决定转型设施农业,建成君沙产业园,种植大棚蔬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2010年建成了第一期温室大棚300余亩,主要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草莓、黄瓜、圣女果、豆角、辣椒等。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做强合作社经营模式,归根结底是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实现收入增加。抓住了增收问题,也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君沙产业园采取“支部+合作社+股份制+贫困户”新型经营模式进行管理,第一期大棚建成后,承包给村民,实行五个统一: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标准建棚、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第一年就看到了效益。园区负责人熊永红介绍:“一个棚纯收入是3.5万元左右,圣女果亩产1万~1.2万斤,每斤5~6元,一个棚收入就是5~6万元。”

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要求承包大棚,第一期的大棚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了,第二期的建设就迫在眉睫,再建170个大棚,日光温室占地700亩,保证每家至少一个棚。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实现了设备自动化、水肥一体化,园区内进行了美化和亮化,产业园既是增收园又是观光园,引进了贵妃玫瑰葡萄,形成葡萄长廊,走在葡萄长廊下,一串似翡翠的葡萄透着玫瑰的香气。

“农业产业不仅要做产量更要做质量,我们产业园种植的全都是绿色产品,番茄、辣椒、豆角三个产品已经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园区又注册了‘君朝’商标,有了品质的保证,就不愁销路,所有产品一进市场就卖光,价位比同类的产品还略高些,这些都是咱们追求品质带来的红利。”熊永红说,“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发了定点市场的牌子,全国的蔬菜水果都可以在此交易。现在我们是省、市两级科技示范园,下一步我们要冲刺国家级示范园。我们还有自己的电商平台,每天销售在500箱左右,销路根本不愁。”



华州区瓜坡镇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典型代表经验交流会

蔬菜最难的是保鲜,要保鲜必须有好的储存办法。2014年,瓜坡镇君沙村建成1300多吨冷库,保证了园区的蔬菜和周边露地菜的储存。为了给湖南、上海、广东客商提供蔬菜储备,外运冷藏,后期陆续建成制冰库、2号、3号库总计6000多吨冷库,不仅保证了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水果,而且保证了蔬菜的品质,让外地老百姓吃到了最新鲜的蔬菜水果。

今年30岁的熊争荣,是华州区瓜坡镇君沙村的贫困户,母亲患有乙肝需要治疗,自己患有癫痫病,长期用药,两个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生活的担子压在自己身上。2017年,君沙产业园免费让他承包一个大棚,他种植的豆角,一年收入3万多元,第二年收入4万元。

“今天是来交钱的,我要包两个棚,过去两年都是免费包的,今年我就脱贫了,现在一个棚承包费是5500元,我要长期承包下去,致富就靠它了。”熊争荣高兴地说。

据了解,君沙产业园建成后,带动98户贫困户,采用入股和自种的模式,入股享受年底分红,园区已经分红两次共1200元,打工每天收入在80元左右;自种园区免费提供日光温室大棚,从土地使用、水、电、技术指导、苗木供应、品种选择,从土壤处理到销售享受一条龙免费服务,收入全部归自己,一年就能脱贫。

产业发展永无止境,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他们的目标。华州区拟依君沙产业园,盘活秦星公司大棚500棚,新发展占地1000余亩的集苗木花卉、休闲观光、莲菜种植、垂钓、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智慧创意、旅游观光农业,着力打造2万亩以上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自动雨量站设备

科技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小型地温观测厂、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土壤墒情测试仪、自动气象站……在秦岭脚下的瓜坡镇湾惠村,一个小小的气象站形成了,这是渭南市气象局为湾惠村送来的科技扶贫项目。

湾惠村地处秦岭山中,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信息蔽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的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现有耕地面积413亩,均为山坡旱地,以种植花椒、核桃、香椿等为主,主要靠天吃饭。但由于树种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传统产业花椒、核桃的产品品质不高,花椒流胶病、干腐病等病虫害一直困扰着农民,死树情况时有发生,种植户收入很不稳定。

华州区瓜坡镇主要领导陪同区委书记霍文军(中)察看湾惠村白芨生产情况

面对现状,作为包联单位的渭南市气象局和湾惠村干部考察后商议,引进白芨种植,成立合作社,吸纳全部贫困户参与,于2018年春季湾惠村流转土地40亩种植白芨。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和白芨生长习性,组织科技人员分析了白芨在湾惠村的气候适应性问题,形成了《马泉村栽植中药材-白芨的气候分析报告》对白芨种植提供气象依据和科学建议。联合农业部门对白芨种植土壤进行了N、P、K、有机质和pH值等5项营养成分测定,为土壤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基地安装一系列气象设备,随时监测气象要素变化,为基地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动态跟踪白芨长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去年9月27日,针对白芨有枯萎现象,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专家实地查看,并给出处理意见;10月底,针对白芨如何安全越冬问题邀请市委政研室、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集体会诊,提供白芨越冬方案。

白芨开花时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块茎是一味古老的收敛止血中药。通过检测气候土壤,湾惠村比较适合种植白芨,每年4~6月为生长期,成药在根,用途广泛。市场价1公斤600元,以目前价位算一亩地收入20万元。”渭南市气象局驻村工作队的高满兴介绍。

“工作队除了为白芨的种植保驾护航外,还组织对花椒、核桃等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培训,帮了大忙了。”湾惠村村委会主任李步超感激地说,“白芨属于长效作物,短期在白芨产业园里套种玉米,效果很好。还有今年栽植的红香椿44亩,亩产1500斤,明年3月底就可以收益了,目前市场价位每斤8元左右,预计2021年发展1000亩。除了产业外,村上还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凡是外出务工的,凭车票报销路费,还开办了爱心超市,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在湾惠村的爱心超市里,村委会主任李步超介绍货架上的商品

湾惠村的爱心超市里,货架上摆满了生活用品和各种食品,每个商品下面都明确标出了分值:10分、20分、30分……

这是个特殊的超市,买东西不要钱,只拿积分换。据了解,为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华州区瓜坡镇各个村子都有这样一个超市。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创业就业等措施脱贫致富,主动退出的年底一次性奖励积分200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配合,表现优秀的一次奖励积分20分;参加本村内公益志愿活动,如:打扫卫生、义务劳动、文体活动等,一次奖励积分20分……就这样,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参与集体活动等,换得积分,用得来的积分在超市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

今年20岁的胡夏,也是湾惠村的贫困户,有修车的手艺,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高。村委会干部了解情况后,鼓励其开办修理厂,协调信用社贷款5万元,现在每月纯收入保守在6000元,收入稳定了,他的干劲就大了……

同村的刘西宁,因儿子患病,常年吃药治疗,没有劳动能力,致使家庭贫困。2017年红丝带给他赠送了10只羊,通过养羊,建立了他脱贫的信心,主动要求扩大规模,可苦于缺乏资金,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马上协调信用社为其发放贴息贷款3万元,扩大了规模,2018年他家就脱了贫,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1700元。

像这样的例子,在瓜坡镇还很多,通过扶志扶智,通过产业带动,通过榜样影响,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了,立志要脱贫致富。

瓜底社区干部上门向贫困户免费发放肉鸡

田间地头的身影

“咯咯咯咯……”瓜坡镇瓜底社区的妇联主席何翠侠边召唤着鸡,边撒玉米,喂鸡对于她来说再平常不过,干完社区的事情,只要有空她就到园区来,喂鸡、除草,有啥活干啥活……

自2018年成立渭南市博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来,为了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并服务社区贫困户,2018年3月,投资了120多万元,买了两台挖掘机,出租出去,收回的租金给每个贫困户分红500元。同时,建立了花卉苗木养殖生态产业园,以“支部+农户+公司”的模式进行经营。从建园开始,打桩、扎网子、旋地、栽树、浇水、除草等除了技术难度高的活以外,全部都是社区干部亲自动手干,早上去时就带好干粮,饿了就垫一下,太阳烤着大地,汗水把衣服湿透,拧干了再穿上,就算这样,干部们也毫无怨言。

如今,园区内栽植了玉兰、银杏、樱花、桂花、红枫、小叶石兰等名贵花卉20亩,种植苜蓿20亩。5000只肉鸡放养在林间,今年预计收入30万元。为了带动贫困户养鸡,社区给每个贫困户免费发放10只鸡,并配送20斤饲料,再养3个月,按照市场价回收,最低保护价7元/斤,这样,每家至少收入600元。

华州区瓜坡镇政府负责人在瓜底社区养殖生态产业园察看肉鸡养殖情况

养鸡需要定期给鸡打疫苗,刚开始请人帮忙打,每只鸡0.1元,5000只鸡就是500元,还有捉鸡的费用,打一次大概花费1000元。瓜底社区党总支书记徐金定算了一下账,决定省下这个费用,由社区干部给鸡打疫苗。瓜底社区监委会主任惠军政在捉鸡时,腿被鸡挠烂了,他也不吭一声。每天晚上社区干部都要在那里值班,女干部晚上害怕就带家属一块值班。

瓜底社区依托传统经济作物,为群众免费提供花椒苗,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讲解病虫害的防治,引导贫困户创业增收。

园区就是干部的家,田间地头就是他们的战场,在这里,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干活的身影。

华州区瓜坡镇党委书记杨志荣说:“打好脱贫攻坚战,群众是主角,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取得扶贫成效的关键。我们通过宣讲,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脱贫攻坚上,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坚定自我脱贫的信心。通过表彰像熊新科这样一批‘脱贫致富之星’,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为贫困群众树立学习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在贫困户中营造人人争当脱贫致富之星的氛围。通过资金鼓励,推进产业发展,真正让贫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王倩

返回网站首页

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