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20 15:47 作者: 通讯员 张勇平 来源: 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张勇平)2018年7月18日,华州区法院杏林法庭的法官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两天时间就快速调解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彻底化解了家人之间的矛盾隔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7月16日,原告一纸诉状将其五个子女诉至法院,要求承担赡养义务,7月17日,杏林法庭承办法官接到该案件材料后,第一时间对诉讼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了解到原告系当地企业退休职工,其子女分别在西安居住生活,各方经济条件较好,法官遂即将原告传至法庭对案件做进一步核实,确认原告起诉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得知原告丈夫不久前刚刚去世,其子女曾协商将原告接至西安与子女共同生活,其他子女分别承担赡养费,此后不久,原告因不习惯西安生活,要求回华州居住生活,遂与子女间发生矛盾。得知该实际情况后,承办法官认为该案并非传统意义的赡养纠纷,子女并非不履行赡养义务,一家人之间存在矛盾隔阂,只要法官调解得当,矛盾就可以化解。承办法官遂立即与各子女取得联系,要求尽快来法庭协调处理。7月18日,五位子女早早便赶来法庭,在与法官沟通时,均表现出极大的委屈,不断地向法官诉说母亲年纪大在西安居住生活,子女也方便照顾,也能够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条件,但母亲执意要回华州......,承办法官听完五位子女诉说后,首先对子女的心情表示了理解,然后对五个子女进行耐心的劝说,从家长里短,到法律规定,于情于理,并不断的强调,其母亲年纪大了,尽量尊重母亲的意愿,五位子女的心意是好的,但母亲目前身体还硬朗,在华州居住生活习惯,邻里熟悉,在西安生活虽然物质条件好,但子女比较忙,没有时间过多的陪伴老人,老人精神上比较孤寂,孝顺老人就先顺着老人,作为子女平时多回华州看望老人,只要母亲高兴,生活舒适,子女多理解多付出也是应该的......
经过承办法官近一天的调解工作,最终五位子女接受了母亲的意见,同意母亲暂时在华州居住生活,子女按月支付生活费,并定期回来看望照顾母亲,一家人冰释前嫌,又重新回归合家欢乐。
自最高院开展家事审判改革以来,华州区法院不等不靠,主动适应家事审判机制改革,不断创新家事审判理念,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在审判工作中,不断强化司法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切实维护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编辑:马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