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04 15:06 作者: 特约通讯员 钟涛 来源: 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特约通讯员 钟涛)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工作的开展,切实转变工作作作风,把“一村一警”工作变成检验包村干警转作风的主战场,从思想上看意识、从行动上见成效。区司法局立足所包联镇、村实际,从点滴入手,把化解摸排工作延伸到“田间”,把矛盾化解在“村口”,把便民服务送到“家中”,切实落实包村民警“入户要见人”、“进村要听事”工作,大力推动“一村一警”警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服务前移,业务工作送到户。包村干警坚持以高质量的服务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推动服务管理创新。依托镇级司法所,主动进村为群众受理各类业务,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上门进行法律援助,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民心。
二是收集情报信息,掌握邪教组织。包村警充分发挥村级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健全信息收集渠道,全面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工作。做好对所包村的邪教人员的掌握,扎实开展走访调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排查掌控辖区内的邪教人员情况,及时管控和上报,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是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包村干警积极走村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排查因土地纠纷、婚姻纠纷、基本建设用地等所引发的矛盾问题。所包柳枝镇拾村王某与李某二人平时就因土地问题有矛盾,两人在种地的过程中因琐事厮打,导致王某头部和身上不同程度损伤,经包村干警多次与当事人面对面耐心细致的劝说,并联系村上以土地分配底册为基准,当场划清两家土地界畔,最终矛盾得以化解。
通过开展“一村一警”工作,不仅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降低了因纠纷而发生的重大性问题。更加有效地检验了包村干警的的工作作风,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群众对政法部门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为“和谐区”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艾静
上一篇: 华州区司法局“七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话动
下一篇: 华州区司法局三项举措助推扶贫工作